另類的環台,感動的旅程
當自行車運動成爲台灣最受歡迎的體育活動後,很多台灣人把環台騎行當作一生必須有的經曆,并爲此奮鬥,他們勇于挑戰的精神,值得嘉許,人生在世想做的事越早越好。“1919愛走動“,也是環台的騎行活動,但騎車卻不是第一順位,參加的人都知道,幫急難家庭募款才是這個活動最重要的主題。
有别于單純的環台行程,他們通常9天900公裏就能搞定;“1919愛走動”曆時15天,騎行1350公裏,穿越100個鄉鎮,拜訪急難家庭救助機構22個。時間長距離遠,拜訪行程多,真的很不一樣!
走遍城鄉,實地接觸急難家庭及救助機構,在青山綠水之間,看見美景也聽見内心微小的呼喊。仿佛幫助人的,從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故事裏,也看到自己其實是被幫助的。這個世界不會因爲我們的募款,而消弭貧窮,然而,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不做,自己卻覺得有禍了,對不起自己了,一路上這樣的感覺與認識越來越深刻地充滿每個隊員。
發現不一樣的美麗島,也發現不一樣的自己。這就是“1919愛走動”騎行募款環台。
45位勇士,汗水淚水血水交織的一條路
2014年12月20日才從台北總統府出發,隊伍中就傳出有人在轉彎時不慎摔交,我們沒有料到,從此摔交一直伴随着本屆環台勇士們,甚至最後一天回到終點前,都還傳出摔交的意外。
領隊焦中興,已經是7次參與環台的勇士了,他的夫人是低血壓患者,也參與本屆的環台,在第10天一個滑坡不慎摔交,鼻青臉腫的,讓他心疼不已。事後他歸納了他的心得:人生需有汗水淚水還有血水才會完美。他們不後悔這樣的環台路。
同一天摔車最嚴重的當屬創隊隊長夏忠堅牧師,他已經是第十次參與這個活動了,第一次摔交,有輕微腦震蕩及兩處腦内出血,住院觀察3天才在終點與大家會合。這位著名的領袖一出事,立刻引起海内外的關注,他在病狀上還念念不忘活動的進行,發出“我摔車,你捐款”的呼籲,使得捐款馬上暴增。
就在這樣跌跌撞撞中,45位勇士,平安順利地完成旅程也完成了曆史上最好的募款額,台币830萬(至2015年1月3日)。
台灣之最與車隊之最
在中台灣有條世界十大最美自行車道-日月潭,我們幸運地經曆它的美,經過的時候,湖光山色,果然美不勝收。但它是不是台灣最美,坦白講,這一路騎行,北部的淡水河沿岸,南部的大鵬灣,屏東的旭海段,台東的池上,花蓮的蘇花以及東北角的北海岸,都是非常美非常有特色的。
“1919愛走動”借着最流行的運動,看見的不隻是台灣的天然美景,我覺得這趟看見台灣最美的是人心。拜訪的22個救助機構,隻是救助協會有合作的1400多個教會中的少數,我們遇到的教會牧師們都是樂意幫助貧困的人,我們募得的捐款,就是透過在地的教會,發放給附近的急難家庭,他們還發放食物,辦陪讀班給貧困家庭的學童,這些天使仿佛使爲那些處于人生低谷,陷入困境的人們,在黑暗中點着一盞溫暖的明燈。
45人組成本屆的環台勇士,當中年紀最大的71歲,最小的才12歲,并且有兩人有癌症的經曆,他們的參與證實了自行車是個老少鹹宜,強身健體的好運動。
張世良是救助協會最早期的支持者,雖然年愈七旬,但一點也不顯老,多年前他換了人工髋關節,是第七次環台;年紀最小的是陳慧馨,雖然才12歲,已經是二次環台,她家裏的人幾乎都是環台勇士;
車隊中還有身體原本不适的,他們的表現,令人刮目相看。陳美真是著名品牌HTC的副總,他長年帶領企業支持這個活動,這次他排除萬難,硬是騰出15天來,親身參與整個活動,從他的強健體能,我們很難看出他經曆過癌症的折磨;葉鴻?儀是GOODYEAR的經銷商,他的第一次環台,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路有親友團帶土特産來慰勞,還有在宜蘭時,那個傍晚一隻小狗竄了出來,造成摔車,他在地上翻滾兩圈,化險爲夷,而他也是癌症患者。軟弱過的人,真知道被愛的可貴,他們願意讓愛走動出去,并且自行車運動讓他們健壯了。
接連不斷的感人故事
沿路我們走訪到的地方多半是風景宜人的人間仙境,卻住有不幸的人,這種反差,是一種補償還是命運弄人!
巴喜告教會位于台東的紅葉,在布農族的部落裏,他們發放食物給需要的家庭,常常是獨居的老人。部落裏,人口嚴重外移,許多家庭隻剩下年邁的老人,經濟生活沒有保障,兩個月一次的食物發放,帶去的不隻是吃的東西,還有他們最需要的陪伴與關懷。
在苗栗卓蘭,我們吃了瑪哪阿嬷的便當,她原來也是經濟困難接受食物銀行的幫助,現在在教會傳道人的幫助下,申請到協會的微型創業貸款,開起了便當店,她的便當非常好吃,是五星級的。這是一個授人以魚轉而授人以漁的故事。
在高雄大寮,我們拜訪了三姐妹的家,她們原來是陪讀班的個案,後來由于家不成家,教會還募集資金幫她們作了臨時的組合屋,這次我們看到了她們的新家。看到她們每天都要摸黑經過墳冢,穿越那樣偏僻的小徑,真的替她們擔心,還好有老師的接送,三姐妹也帶來好消息,她們的學期成績都很不錯。陪讀班讓弱勢的家庭小孩,有了知識上被建立,品格及信心被塑造的機會。
在屏東大鵬灣有着瀉湖國家公園,也是黑鲔魚的故鄉,在哪裏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風景,就是無牆的教會,成爲社區的共同需要。邱牧師帶低收入家庭的小孩陪讀對他們進行品格教育,她的教學成果連學校老師都想來學,人們感歎,沒有資源的教會作了政府學校做不到的事,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陪讀班的孩子出去撿村裏的垃圾,從此讓大人們不好意思随便丢東西,使得村裏幹淨很多。
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花蓮瑞豐的兩條魚的故事。從加拿大舉家回台的池牧師,發覺小孩回家後口帶髒話,因而辦起了陪讀班,她的教學成果,使小小的教會場地容納不下要來的學童,需要蓋新的教堂。消息一傳出,奉獻接踵而至,去年過年,一個學童從教會帶回去兩條魚,将其中的一條分享給鄰居,感動了那人,于是奉獻了一包現金給教會蓋房子,沒想到居然有70萬元之多!我們看到了一個原本要關門的教會,變成一個學校主動開門,鄉公所主動給地,社區居民主動奉獻,一個大家都歡迎的地方。
1919齊步走,相約來看我
本屆的環台,勇士們還有一個任務,就是拍電影,我們都充當了電影的男女配角,相較去年,勇士們比較疲累的是,因爲電影拍攝需要,來回的騎車,或者配合航拍,騎自行車去追火車,以及特别慢速以維持一直線等等。
電影的主角是誰?就是急難家庭,具體的人物化身就是我們的隊友阿松和阿柏,這兩位來自台南的年僅20歲的雙胞胎。透過他們的成長經曆,以及本次的環台視角,演繹出1919愛走動的寫實故事。
于此同時,劇組的兩名領導公程及中天,還是全程參與騎行的勇士,以他們親身經曆,來體會環台的甘苦及感動,相信這是一部能感動自己也能帶出感動的電影,期待這部院線片的到來。
辛苦的環台,最好的行政組合
環台苦不苦?就算是很會騎車的,來參加這樣的行程,也是很辛苦的!不曉得穿越過多少的紅綠燈,台灣的都市從自行車運動的眼光來說,不适合大型的隊伍經過,很多時候紅綠燈把隊伍切開了,還有車水馬龍的機動車擦肩而過,也是膽戰心驚的!
45名勇士,都是名副其實的勇士,少數人買了車就來了,15天的旅程,不曉得她是如何度過的,但還是挺了過來了,真的很勇!多數人都是喜歡這個公益性質過于對自行車運動的愛好,對騎行的了解也很有限。在這樣一支男女老少都有的隊伍,一起行進還要同時拍片,真的很困難。
我們是一起出發也一起到達,而且要隊伍整齊,一個一個排好隊形。上坡時速控制在每小時7-9公裏;在西部順風的平路,時速是22-25公裏;在大家最不擅長的下坡,時速是20-22公裏。頻繁地起降及刹車,是這支隊伍騎行的特點,因此,上半身的使用不下于腿部,一天下來訓練不足的,一定全身酸痛的。
所幸協會的工作人員,無論在交通指揮,補給品的給于,保姆車及收容車的安排,以及住宿,都無懈可擊。是我們所認識到的最佳行政組合,看到他們爲你所預備的,一切的辛苦,都抛之度外了。
簡單的行囊,不簡單的旅程
出發前車隊要求大家隻攜帶20寸的航空随身行李箱及一個後背包,很多第一次參加的人,都和我有着相同的問号,隻能帶這麽點衣服夠用嗎?其實,真的夠用。
除了美利達自行車外,就是自備騎行内衣兩件,長袖熱内衣一件,騎行短褲抓毛腿套各一件(或者騎行長褲一件),車鞋一雙,騎行眼鏡一副,水壺兩個,GPS咪表,還有一套吃餐廳用的便服。協會發的頭盔一頂,騎行長袖兩件,圍巾一條,前後燈各一件,還有借給你的沖鋒外套及雨褲各一件。有了這些,參加環台就夠用了。
這是一支短時間可以把大家組織好訓練起來的隊伍,車隊中有五個主要的要求:不放雙手,不邊騎車邊喝水,不邊騎車邊使用手機,不壓邊線,不超越前面隊友。熟悉了隊裏頭的共同要求,可以完全融入共同生活,并且保證安全地一起完成環台。